天法

1 「符」

一般人認為符是用來調天兵天將,除妖魔,驅邪鬼的。其實「符」是「天法」,是一種特殊的記號,屬於能量的運作,由天透過人的體,用硃砂在符紙上畫出一些特定的符號,目的是要達到「衡」的作用,神藉由符來掌控人的體與能量的平衡,當體與能量達到平衡時就人就會平安。人的體是因為有元氣才能活動,這個元氣也就是人的生命力,深一層的涵意就是『能』,能如果有限量,就稱為能量。人在生活中如果有時候體與能量失去平衡,脫離了正常的運作,就會感到不平順,透過符的運作可以再度回復正常。符是代表神的文件,人看見的是符紙上面用硃砂畫了特定的記號(硃砂表示莊嚴之意);雖然看起來只是簡單的兩三筆,人根本看不懂,但其中是能量在運作,能量的運作超乎人的思考和想像,是天的法,所以鎮天宮廟內的符就是天法之一。以下簡單介紹幾種具有代表性的符:

〈1〉佑生符:

人身上配戴佑生符等於有了記號,眾神看到此記號,觀察配戴者的行為,若合乎正善,就會保佑配戴者生活平順。配戴者要注意,求取平安符之後要慎重保藏,不可掉在地上,否則就會失效。

〈2〉戶平符:鎮天宮的天法:符

是祈求眾神賜予全家增加能量,獲得健康,保佑平安,所以必須貼在住家門口的門楣中央。

〈3〉門楣符:

是祈求眾神讓戶內能繁衍子孫,代代延續。所以必須貼在夫妻的臥室門楣中央。

〈4〉祛病符:

信士需入廟燒香,以跪拜方式向上天祈求稟報,然後由廟內服務人員處理後,再拿給信士使用,治療風寒及輕症。

〈5〉解憂符:

治療心煩、心憂。但解憂符針對的不是所謂的憂愁,不是指人所說的煩惱,而是針對人內心曾經有陰暗的一面,做過一些小過、小錯,心裡打了結,無法解開。通常人到廟裡心裡會感到比較平靜,這是因為廟裡有神的力量在運作,讓你的心裡比較平靜,解憂符就是延伸這個力量,延伸廟裡的氛圍,讓你不會煩燥,幫你打開心裡的結。

符是天賜的,在鎮天宮所畫的符,都有超出人以上的力量在監督,無形中都有神在管理。上天藉由符來掌控人的體與能量的平衡,若是缺少掌握者(上天)的運作,那麼畫出的符就是無效的,所以說「符」是天法。

以上這些符信士必須要向服務人員登記,透過服務人員來求取這些符。神殿內還有信士可以自行求取的佑生符,一次可以請求三個。

Top↑

2 「神的水」

天法:敬茶

若用人的肉眼來看,是廟內供奉在神像前的三杯白開水。神的水是人敬神的供品,其實神並不需要。但是上天若是將神的水賜給人飲用時,神的水就成了神的藥,是天法。以人的眼光看起來,神的水杯所裝的水是有限量的,但神的水杯內裝的是天法,裡面是神的力量,神的水內天法如何運作更是完全超出人所能想像,神的水的力量大到足以改變人的體生老病死的過程。

Top↑

3「神丹」鎮天宮的天法:爐丹

用人的肉眼來看,是信士敬神後將香插入香爐內,香燃燒完後剩餘的灰。香爐是眾生敬神的神器,當眾生向天有所請求時,一定要用香敬神,當香一旦插入香爐後,隨後的運作都是屬於「玄」。若是在廟內擔任過服務人員的人都知道,香爐內一切是神在管制,香一旦插入香爐內,任何人都不能擅動,因為香爐內每一支香都是眾生的祈求,是人與神感應過程的一部份,所以服務人員決不能有所干擾。當香燒完所剩下的灰,在爐內經過神的運作,當爐內的香灰取出,用紅紙包著,供眾生取用時,是能助人元氣的靈丹,這也是天法。神丹的神奇功效不勝枚舉,各位如果有機會服用過,體會過它的效用,就會親身感受到神的力量。

一般人的習慣是拿了佑生符都要放在香爐上方過香火,覺得這樣才會發生效用,有的認為拿回家後還要每年拿回廟內過一次香火才能保持效用,其實這都是人的認知,過香火是多餘無效的行為,符是天法,符上面劃的記號人是看不懂的,這符號是一種記號,有能量的軌跡,人配戴在身上,眾神看到記號,再觀察配戴之人的行為,如果合乎正善,神就會保佑配戴者平順。鎮天宮的佑生符只要是沒有損壞,符就一直有效,拿了不須過香火也不用每年拿回廟裡過香火。只是要注意:符是上天賜的天法,我們取用時要慎重,隨身攜帶時也要小心慎重,因為萬一不小心把符掉到地上,符就失效了,這一點請大家謹記在心。

神丹一次一個人最多可以拿三包,用普通人的眼光看起來神丹是香灰,其實香爐是眾生敬神的神器,鎮天宮的香爐是活的,是神在掌管的,爐內的香灰經過神的運作後,若是取出來用紅紙包著供眾生取用時,就成了上天所賜給信士的靈丹。

Top↑

4 明示(問事)

當眾生因為生活重大疑難入廟請示神明,如果神透過「使用者」(一般俗稱乩童)來指引眾生,為眾生解惑,一般就稱作問事。但是現在因為要向天下的眾生展現神威,所以是由鎮天宮的神的使者來執行上天明示。眾生若是在生活中碰到無法解決的困境或解不開的疑惑時,可以入鎮天宮祈求上天明示,上天會根據祈求者的過去和現在,為祈求者指引出未來最正確的方向,這也是天法。

Top↑

5 求筊

筊

筊,是神賜給人用來與神感應的神器。眾生入廟用香稟明心意,而後用求筊的方式祈求神明指引,上天用「有應筊」、「無應筊」、「無筊」來對眾生作應答。一般人的習慣,不同性質的事會請示不同的神明,但其實這只是人的認知;事實上只要是眾生的請求,不論是那一尊神的應答,都是在光明天王的許可之下所作的應答,這也是天法。因為人在求筊的整個過程中,都是在神的掌握中。現在只有在鎮天宮所求到的筊是神的運作與應答,其他所有地方所擲的筊都是機率,不是神明的應答,這所有的運作也是天法。

有應筊 無應筊無筊

Top↑

6 求籤鎮天宮的天法:籤

是上天用籤詩為眾生指引方向。鎮天宮的眾神用第一到第一百首籤詩,就足以解答眾生活中所有可能發生的疑難。當眾生開始用求籤的方式來請求神明應答時,所有的過程也都是在神的掌握之中,這也是天的法在運作。同樣地,現在只有在鎮天宮求到的籤是神的運作與應答,其他所有地方求到的籤都是機率,不是神的應答,這所有的運作也是天法。上天明示、求筊、求籤,都是由上天在運作,所以都是天法。

當人在生活中碰到無法解決的困境或解不開的疑惑時,想要入廟祈求上天指引,可以透過「上天明示」(問事)、「求筊」、「求籤」等途徑來與神溝通。但是求筊、求籤一定要遵照「敬神儀式」中介紹的步驟進行,才能與神感應。

以上所介紹的天法,除了人肉眼看得見的部份之外,其實還有許許多多超出人以上的部份,那都是屬於天的運作,無法以人的常理來解釋;平凡的人只能以虔敬的心入廟求證,與神感應。「相信」就會有所感應,虔敬的心會使溝通之路更順暢。希望眾生都能感受到上天的慈悲。

Top↑


 

神器

 

(一)神桌

鎮天宮前殿的神桌共有三部分,上桌、中桌、辦事桌

上桌:上桌的桌上供奉了三尊天公,中間是光明天王,左邊是無極天王,右邊是天托使者。在上桌的兩旁有插著十二朵紅菊花 的花瓶和紅燈。鮮花的代表意義是美好,意思就是眾神慈悲,引導天下眾生走向未來的美好。紅燈代表光明,含意就是提醒人只要願意接受神的引導就有希望走向光明。

中桌:中桌的桌上中央供奉的是托光星君、左邊的是智上星耳,右邊的是法主星君。敬香爐擺在中桌中央,神像的前面,中桌最靠外側的中間,放置有三杯神的水(請參考前段「天法」:神的水),神的水是人用來敬神用的,神的水在我們凡人眼中看起來是白開水,但是神的水如果是由上天賜給信士飲用時神的水就是「天法」,是充滿了神的力量的靈葯,是上天賜給眾生補充元氣的神葯。

辦事桌:辦事桌的中央放置了內香爐。鎮天宮的神器:太極圖辦事桌朝著殿外的一面刻有一個特殊的圖形,這個圖是太極圖,太極圖是鎮天宮的象徵。一般的人都把太極圖和八卦聯想在一起,其實太極圖的圖形是有極特殊的涵意的,太極圖是象徵天地間一切有形和無形的相對關係。有形的部分我們稱作體,無形的部分我們稱為能。天地的運轉須要有形的體和無形的能保持平衡,而且須要由眾神來支撐,天地間的體和能才能保持平衡。所以太極圖圓圈外面的線條,代表的意義不是八卦裡的卦象,而是一些特別的符號,代表眾神支撐才能使天地間有形的體和無形的能達到平衡。

Top↑

(二)神殿內其他神器

前殿的右側放有筊、聖籤、籤筒,筊是上天賜給眾生用來與神溝通的工具,當信士在生活上遇有重大疑難,自己無法抉擇時,可以到鎮天宮祈求神明指引方向。鎮天宮的聖籤由第一到一百總共一百首籤詩,只要信士請求要指示的事是符合正、善原則的事,上天會用一至一百首的籤詩為信士指引出正確的方向。因為所有的人的過去、現在、未來都是由眾神掌握,但是因為人的有限的眼光,所以對於自己的過去和未來都無法了解,甚至於連當下的現在都不一定能清楚了解自己的方向。但是信士只要願意用誠摯的心入廟敬神、求神,上天就會為信士指引出未來最正確的方向。現在因為上天已經下天令:現在天下間其它所有的廟雖然有供奉神像,但是那些場所已經沒有神在運作,所以那些場所已經沒有神與人的感應了;意思就是現在到其他的廟裡去拜拜求神,神明已經不會給予任何回應,只有在鎮天宮敬神、求神才可以與神感應。所以雖然同樣是在求籤,在鎮天宮求到的是神明的應答和指引但是在其他所有的廟所得到的都只是筊杯的機率呈現的結果,已經不是神的應答。這其實是一件十分重大的事,所以希望有緣得知道這個訊息的信士能夠盡力將這件重要的事多多傳播出去,方能幫助那些得不到正確指引的眾生。

籤筒再外側放的是供信士取用的香及點香器,在鎮天宮拜拜敬神總共要點六柱香,在香筒放置處的牆面上貼有一些說明,提醒信士由點香開始到插完香都須保持肅靜,也標示有香的正確插法。

在鎮天宮拜拜不需要燒金紙,所以廟內沒有準備金紙,因為燒金紙是民俗衍生出來的習慣,與信仰無關,所以在鎮天宮敬神不必燒金紙,因為神明根本不須要用錢。

神殿最外側的香爐就是一般俗稱的「天公爐」,鎮天宮的天公爐的二側雕刻有青龍,龍象徵保佑、護衛,這是表示鎮天宮是青龍太子護衛,代天傳達訊息。

上面介紹之方位均以信士面對神像站立的位置為準。以上所介紹的擺設均屬於神器,其餘之拜墊、桌椅等用品,則是人用的器物。

 

Top↑